2020年8月27日晚8时,随着 “嗡嗡嗡……”的响声,隧道内壁上出现了一条表面光滑齐整的倒T型槽,标志着我院与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和开发的国内首台“隧道病害整治智能开槽机器人”现场试验圆满成功。

该项目的成功试验,离不开课题组全体研发人员的辛苦付出。项目自立项以来,课题组克服了目前国内外无借鉴的类似系统及设备、切割工具和应用分析软件等困难,解决了自动识别隧道断面,精确定位,快速切割,自动成型倒梯形、矩形开槽断面等问题。经过前期调研,项目设计,项目试验等环节共15个月的时间,在条件有限,技术有限,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圆满完成设计任务,并如期交付产品。
8月25日接到现场测试通知后,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实验室盛磊和韩凌峰老师先行到达,胡明华主任带队随后出发,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冒着炎炎烈日,不畏皮肤灼伤的刺痛感,完成了现场吊装、设备成套、现场测试的全部工作。


该项目在正式投入使用后,机器人将替代人工搭架手持切割机开槽,与人工切割开槽相比,开一道槽的时间将有原来的48小时缩短到2小时,效率提高了24倍,解决了运营线施工天窗点时间严重不足的问题,预计节约劳动力90%以上,节约成本40%以上。项目实用性明显,得到了中铁二建集团公司领导及专家的充分肯定,也为双方后期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项目的成功交付,为学院产学研深度融合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学院继续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随行的两位学生全程参与了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的工作,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