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意识:指人们对档案的认知水平。
档案工作:就是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上作服务的上作。它的工作内容从广义上说,是指档案事业所包括的档案馆工作、档案室工作、档案事业管理工作、档案教育、档案科学研究、档案的宣传及出版等工作。从狭义上说,是指档案业务工作所包括的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和提供利用等八个环节。
档案收集工作:这是档案室(馆)依法接收单位的归档文件、现行机关档案、撤销机关档案,以及征集历史档案的活动。
文件归档:指各单位处理完毕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经文书部门或承办部门整理立卷后,定期向档案室或档案人员移交的过程。
档案整理工作:档案室(馆)根据档案的形成规律,对其进行分类、立卷、编制目录的过程,就是档案的整理工作。其目的是建立有序化的档案实体保管系统,便于档案的日常维护、调阅和归卷。
档案鉴定工作:档案鉴定工作分为归档鉴定和复审鉴定,是档案室(馆)判定档案存毁和划定保管期限的活动。其目的是优化馆藏,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效率。
档案保管工作: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库房内的档案进行有序管理,控制危害档案物质裁体和书写材料的备种因素。其目的是延长档案的寿命,维护档案的安全。
档案检索工作:档案检索工作是档案室(馆)编制档案检索工具,建立手工和计算机档案检索体系的活动。其目的是方便利用者查阅档案。
档案编研工作:指档案室(馆)根据单位或社会的需要,利用馆藏档案编辑档案文献汇编、档案参考资料、历史研究作品等出版物的活动。它具有信息开发工作的性质。
——李卓.董燕.刘删编著.《现代档案管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杜,2014.2
档案管理: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等活动。
文书档案: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档案。
科学技术档案:反映科学技术研究、生产、基本建设等活动的档案。
专业档案:反映专门领域活动的档案。
音像档案:记录声音或影像的档案,包括照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
电子文件:以数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2000)
归档:办理完毕且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经系统整理交档案室或档案馆保存的过程。
接收:档案馆、档案室按照国家规定收存档案的过程。
征集:档案馆按照国家规定征收散存档案、散失档案和其他文献的活动。
寄存:档案所有者在保持其法定所有权的情况下,将档案存放在档案馆的行为。
捐赠:档案所有者将档案无偿赠送给档案馆的行为。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2000)
立档单位:构成档案全宗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2000)
案卷: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合成的档案保管单位。
立卷:将若干文件按形成规律和有机联系组成案卷的过程。
卷内文件目录:登录卷内文件题名和其他特征并固定文件排列次序的表格,排列在卷内文件之前。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