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廉崇洁,诚信守法
艺术系服装设计07―1 梁凤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天下。
苏轼也说过: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又有人说过:常敲“廉洁”钟,永走“阳光”道,白居易也说过: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居里夫人也说过: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法国的安格尔也曾说过: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古今中外人们对廉政文化的建设都十分重视。这也是我今天要谈的一个话题。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我们要进一步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的重建,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因为实践表明,诚信的重建不是单纯靠哪一家、哪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的宣传。规范学生的行为,全力打造诚信学校,充分发挥每一个在诚信重建中的主导作用。
5,12大地震,在这么烦乱的秩序当中,每一个灾区的公民都很遵守党的指挥,没有乱抢民众的东西,没有私自去偷公众的救济粮,没有随意乱报家庭情况去争取更多的救济款来缓急家庭生活......他们的可贵精神可见而知。他们的诚实心里的伟大人人知晓.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学习,更应该传递下去.做诚实人,讲文明话,遵守学校纪律。
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中,有这样一条:“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一条荣耻标准的提出,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的一个需要。
世上为什么要有纪律和法律?因为社会是有人与人组成的,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的利益、处境、想法、兴趣都不一样,就需要有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矩,于是,法纪就产生了。有了纪律,就有了规矩,才能有公正和秩序。而大家都遵纪守法,社会才能和谐,每个人的生活也才能安稳。如果大家都自行其是而不顾及社会规范,社会就没有了秩序,我们每个人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可见,遵纪守法是光荣的,它既是自我完善,同时也是一种义务――为辅助社会和谐。
要想让我们每个人都遵纪守法,就得要让他们知道违法乱纪的行为是可耻的。比如有些同学上课经常扰乱,老师拿他没办法,个别同学都非常羡慕他,他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连老师的话也不敢听。殊不知,我们就应该让他知道他这样的做法是多么的耻辱,因为他扰乱了课堂纪律,使其他同学还不能听课,这就侵害了其他同学的合法权利,破坏了班集体的和谐,破坏了学习环境。
如今,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走依法治国的道路,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大批遵纪守法的公民。而遵纪守法,就要牢固树立荣耻观念:遵守国家法律光荣、遵守行为规范也光荣;违反国家法律可耻,破坏课堂纪律同样不光彩。有了这样的荣耻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也就不难了。
看看他们的伟大精神。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育人的职业,教师的职业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他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赶超先进的重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更应加强自身修养,树立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理想,用以事业为重、以学生为重的宽广胸怀,不断追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精神境界,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多做贡献。
5.12大地震那些英勇的老师们,正是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我们,他们在灾难面前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拼死保护学生生命的崇高师德风范,立足本职工作,用阳光教育理念教书育人,爱自己的岗业,真正做了一个人民满意的合格教师。默默地耕耘着,无私地奉献着,孜孜地追求着,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辉煌的篇章......他们那光荣的精神是我们永远的榜样,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的光荣精神。他们真正做到了,也实现了......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传递他们的英勇事迹,做合格的新一代的接班人, 从思想上、实际行动上出发,敬廉崇洁,诚信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