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学校图书馆107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做脚踏实地的语言学习者、讲好中国故事的践行者”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何冬梅主持,邀请了德阳市高级中学教师王成老师担任主讲人,外国语学院全院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前来聆听。

讲座伊始,何冬梅副院长对到场的师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向在场师生介绍了主讲人王成老师。王成老师是德阳市高级中学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国际交流经历。他不仅在语言教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还多次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经验。何院长表示,王成老师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和交流经历,为大家分享实用的语言学习方法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经验。

从旅行者到语言桥梁的成长之路
“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打开世界的钥匙。”在专题讲座中,主讲人王成老师以这句开场白,带领师生们回顾了他通过语言学习连接世界的独特经历。作为精通多国语言并长期参与国际交流的实践者,王成老师通过亲身故事展示了语言如何改变人生轨迹。他强调,学习外语不仅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传播中国文化。

一、沉浸式学习:在场景中激活语言能力
王成老师用以下几个场景,为师生们讲解如何将语言运用到生活场景中:
成都大熊猫基地:用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与外国游客讨论生态保护,发现“动物词汇的共通性能瞬间拉近距离”;
巴黎埃菲尔铁塔:被美国学生邀请合影时,通过汉语教学互动验证了“语言是消除隔阂的最快方式”;
威尼斯至奥地利列车:用德语与家庭畅谈三小时,体会到“文化分享比语法准确更重要”。
“每个突发交流场景都是最好的课堂”,他总结道,“犯错不可怕,沉默才是语言学习的真正障碍。”
二、文化密码:突破语言学习的隐形天花板
通过展示在塔斯马尼亚、大阪等地的见闻,王成老师提出“3D学习法”:
Discover(发现):如在日本观察小学生自主上学,学习生活化表达;
Dig(挖掘):在年画村向外国学生解释"福"字倒贴的寓意;
Dare(勇敢):回忆2015年与美国领事馆工作人员辩论的经历,强调“语言底气来自文化自信”。
三、实用建议:每个人都能成为语言玩家
王成老师给出一套具体方法论:
明确目标:王成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学习外语时设定清晰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地为之努力。
多听多练:他强调,经常听外语、积累词汇、多读多写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关键。
坚持学习:在开始学习的头六个月里,一定要保持一致的学习习惯,不要中断。
与母语者交流:如果有机会,尽量与母语者交流;如果没有,可以尝试用外语和自己交流。
利用现代工具:王成老师还推荐使用现代应用程序辅助学习,例如语言学习软件和在线资源。
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至关重要。
融入生活方式:将学习外语融入日常生活,使其成为一种习惯。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王成老师耐心解答。一位同学问到:“王老师学习了英语、法语、日语、泰语、德语等多种语言,请问有什么语言学习技巧呢?”王成老师回答说:“首先要学好英语,语言都是相互贯通的,只要把英语学好,再学习其他语言就会相对容易。其次要保持热爱,坚持不懈地付出时间,最后是要找对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开口,反复练习。”

讲座的最后,外国语学院教学顾问苏玉仙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表示,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支持学生的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成为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外语人才。她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努力成为脚踏实地的语言学习者和讲好中国故事的践行者。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讲座,他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外语学习方法和职业发展经验,更深刻体会到了作为外语学习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努力成为脚踏实地的语言学习者和讲好中国故事的践行者。
图|文 外国语学院 张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