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借鉴国际先进职业教育体系模式,制定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对策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我院承担了省发改委《建设四川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对策研究》课题。借助美国培训机会,部分项目组成员带着课题走进了美国最大的社区学院瓦伦西亚学院、职业培训著名的环球技术学院以及美国的政府、企业、社区等,实地调研了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就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为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对策制定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以期提升四川职教事业。 2. 产学研融合, 创新直接服务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体制创新,坚定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了20余个产学研平台,形成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究、社会服务和大学生创新等的协同服务体系,创新直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十三五”期间,学院将全力重点打造“一基地、一平台、一中心、一俱乐部”,即把学校打造成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试验试制公共平台、区域性检验检测中心、区域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基于此次在美国调研学习的产学研园、创业孵化园、企业、社区和政府共同推动产学研建设的成功经验,以产学研园建设为抓手,借助校企各方优势,推动校企合作规模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发展方向,整合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指导和培育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技术团队,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校企合作示范基地,为全面创新改革和服务地方经济作出贡献。 3. 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科研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根据FIT、UCF完善科研制度,结合本校实际,从科研制度和流程入手,完善科研项目的全过程服务与管理(即提供项目全过程指导服务,建立形成涵盖立项申报、项目实施、预算执行、结题验收、成果保护及推广应用的全方位科研咨询服务体系),特别是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强化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管理相关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在国家政策规定的范围内,简化办事手续,提高项目运作效率。2)加强对科研政策的学习,主动收集、整理、分析政府科研管理部门、学院领导层、企业、教师等服务对象对高职院校科研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3)对政府科研管理部门加强沟通,使各级管理部门掌握学院科研总体发展水平和态势,以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4)对学院领导,及时收集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发布的科技和产学研政策和科研项目信息,并及时汇报,为学院领导层进行科学决策起到参谋作用。5)对企业则积极利用产学研平台,为企业产品研发、试制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成果转化。6)对校内教师则要态度谦和,服务周到,多替教职工着想,多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培训服务,解决教师科研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 4. 充分利用学院现有平台,培养和锻炼师生队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随着学院研发大楼的动工,中科德阳先进制造育成中心及其下属机构的正常运作,德阳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在学院落地,一批好的研究项目和中试项目会被引进到学院的产学研园区,以学院各系的研究所为平台,让老师和学生逐渐参与到项目的开发和服务中。如今学院的创新创业俱乐部和德阳青年创客学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服务体系的完备上还与FIT、UCF这样的高校有明显差距,我院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借鉴UCF创业孵化的成熟经验,在校园软硬件方面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改进服务理念、内容和方式,促进师生创新创业发展。 5. 采取切实可行对策,解决好产学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平衡问题 在美期间我们与美国多所大学的10多位教授就产学研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全面了解了美国高校的产学研工作模式。借鉴美国经验,因地制宜,从三个方面入手解决我校产学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平衡问题: 1)按学科或专业组建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相互补位,有效解决临时性产学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冲突问题,保障产学研工作的有效开展。2)老师充分利用假期来完成产学研项目。对于一些研究周期较短的课题来说,把寒暑假时间有效利用起来,在不影响教学的同时,完成项目研究。3)利用类似BUYOUT制度来完成大型产学研项目,解决较长期内产学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冲突问题 6.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途径,提升我院国际化办学水平。 此次培训过程中,我院与美国佛罗里达州几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佛罗里达理工大学和瓦伦西亚学院向我们学院伸出了交流合作的橄榄枝,回国后双方学院就具体的合作事宜进行沟通协调。学院借助本次美国培训建立的大学合作渠道,以游学项目和暑期项目为先驱,以学院产学研平台建设为抓手,以旅游、会计、计算机等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为核心,大力拓展我院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从基础工作做起,创办学院英文网页、制作英文宣传资料等加大国际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国际合作资源,扩大学院国际影响力。壮大外教团队、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各种校园外语文化活动等营造国际文化氛围,搭建国际交流的平台,提升学院整体国际化水平。 7.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探索旅游专业和会计专业国际化发展道路 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在学院加大人文专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下,我们将立足国际视野,借鉴FIT 、UCF对文管内学科建设的先进经验,以旅游和会计专业为先导,打破传统培养模式,与国际一流的高等院校合作,与国际知名的企业、机构、行业协会等进行对接,实现国际合作办学,真正做到“走出去,引进来”树立市场意识和资源优化组合观念,引进国际化管理理念,师资国际化,构建国际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深化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探索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开始一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真正培育出更加适应市场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和会计行业人才。 8. 以人为本,加大学院系部专业的文化建设,打造和谐美丽校园。 近年来,我院基础设施和教学实训设施等硬件建设已具规模,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丰富了校园生活,但在系部、专业和校园整体文化打造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美国学习过程中,老师们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关注点,对比调研我院和美国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此次在美培训过程中切身感受校园优美环境和专业文化氛围对学生人文素质熏陶的积极作用,为此对我院经管系、旅游系以及学院整体校园文化打造有了新的构想。以人为本,让校园设施更加友好,提高设施的使用方便性、舒适性和使用率,如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地增设饮料贩卖,增加残疾人设施,学院的教学楼增加简单指示标志等。借鉴美国大学经验,完善建设经管、旅游管理、电气计算机等系部专业文化长廊,文化布置坚持统一规划与特色个性化设计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学术和文化氛围,并加强“爱校、爱系、爱专业”教育,培养母校意识,优化人际环境,让学生对学校行业有归宿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审美意识,打造和谐美丽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