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出奇兵
——“不忘初心 追寻红色”暑期实践纪实六
7月30日 赤水-土城 四渡赤水纪念馆群

队员们在纪念馆前留影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土城镇长征街,馆名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同志题写。
土城这座千年古镇,位于赤水河中游,山险水急。
从古到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赤水河中游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大家兴致勃勃进入到四渡赤水纪念馆,在解说员的讲解下全面系统的了解了红军四渡赤水那段光辉难忘的历史。

四渡赤水馆内人物塑像
四渡赤水主战场在习水,有第一、二、四渡在习水县,红军在习水运动达62天,是中央红军长征中历时最长的县。

红军使用过的大刀、长矛
1935年1月29日,红军主动撤出战斗,从土城、元厚西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序幕。

红军在青杠坡战斗中使用过的手雷
此后的3个多月,红军在土城至茅台百里地段的赤水河上又三次飞渡,穿插于敌兵之间,驰骋于川滇黔边广大地区,终于跳出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缅怀厅的墙上是革命先烈永不褪色的照片
看着纪念馆的陈列,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声光电结合的场景展示,让我们感受到革命前辈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坚定信念,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革命精神。

队员在电子留言板上留言
离开纪念馆时,革命烈士的英名与事迹,四渡赤水的奇险与艰难,仍深深震荡着我们的心怀。在电子留言板上,我们庄重写下:永远铭记!
走出四渡赤水纪念馆,我们来到了纪念馆背后的红军总司令部驻地、红军总参谋部驻地。

当年红军总参谋部驻地

纪念馆旁边当年的渡河指挥部
当年正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发挥了高超的军事艺术。
用机动灵活的战术使红军突出重围,完成了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纪念馆后面的赤水河边的老街
时间已近中午,我们在赤水河边的土城老街简单用餐之后,便向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出发。

中国唯一的女红军纪念馆
女红军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她们克服和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为了传承女红军精神,发掘土城的红色文化,土城古镇建立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这也是中国唯一一座以女红军为题材的纪念馆。
女
在女红军纪念馆序厅队员们展开旗帜合影
展馆共分两部分,分别介绍红一方面军32位女红军的事迹及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女红军的长征事迹。
馆中展出无数女红军中最具有代表性的45位女红军的事迹。

纪念馆里贺子珍的故事
一个女红军就是一个传唱历史的故事!
女红军的长征精神,将永远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永远激励着革命事业后来人!

赤水河奔流不息,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离开土城时,我们的目光再次被奔腾不息的赤色河水吸引。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中国革命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足迹。
80年过去,如今的赤水两岸已是今非昔比,80年前的硝烟已随滚滚的赤水河东逝,但这里依然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智慧,在不断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