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职称
| 论文名称
| 作者序
| 成果类别
| 期刊名称
| 级别
| 发表时间
|
倪波
| 教授
| 高职院校性教育资源开发应用研究
| 第二
| 课题
| | 省级
| 2008-12
|
倪波
| 教授
| 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处理中的学校分责研究述评
| 独立
| 论文
| 中华文化论坛2007.6
| 增刊
| 2007-06
|
倪波
| 教授
| 试论学校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 | | | 获市政府三等奖
| 2007-08
|
倪波
| 教授
| 高职院校新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多元一体策略系统的理论与实践
| 第二
| 成果
| | 省级科技成果
| 2007-12
|
倪波
| 教授
| 全球化与新农村建设
| | | | 编著一部书
| 2007-01
|
倪波
| 教授
| “大外交”:邓小平外交思想聚焦
| 独立
| 论文
| 社会主义研究
| 专业核心期刊
| 2007-02
|
倪波
| 教授
| 农地所有权制度的另一种探索
| 独立
| 论文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 国家级期刊(核心)
| 2007-05
|
倪波
| 教授
| 儒学与传统人文教育
| 第一
| 课题
| | 省级课题
| 2007-10
|
倪波
| 教授
| 高职院校“时代主题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
| 教学成果奖
| | 院级二等奖
| 2008-11
|
倪波
| 教授
| 《“大外交”:邓小平外交思想聚焦》荣获德阳市第十三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 独立
| 成果获奖
| | 市级
| 2008-10
|
倪波
| 教授
| 《全球化与新农村建设》荣获德阳市第十三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 独立
| 成果获奖
| | 市级
| 2008-10
|
倪波
| 教授
| 儒学人文小品
| 第二
| 编著
| 四川出版集团
| 编著一部书
| 2008-06
|
倪波
| 教授
| 和谐社会视野下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意蕴
| 独立
| 论文
| 科学中国人
| 国家级期刊
| 2007-06
|
倪波
| 教授
| 形势与政策
| 主审
| 教材
| | 自编教材
| 2008-07
|
倪波
| 教授
| 汶川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 第二
| 论文
| 科技创新导报
| 一般CN期刊
| 2010-01
|
倪波
| 教授
| 大力打造德阳工业特色文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第二
| 论文
| 院刊2009.1
| 院刊
| 2009-03
|
倪波
| 教授
| 大力打造德阳工业特色文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第二
| 课题
| 德阳市社科联
| 市级
| 2009-06
|
倪波
| 教授
| 家庭和谐与大学生婚恋教育
| 独立
| 学术讲座
| | 院级
| 2009-04
|
倪波
| 教授
| 和谐社会视域内道德对市场经济价值意蕴的再思考
| 独立
| 论文
| 院刊2009.4
| 院刊
| 2009-12
|
倪波
| 教授
| 试析汶川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分类
| 第二
| 论文
| 院刊2009.4
| 院刊
| 2009-12
|
倪波
| 教授
| 以人为本视域内高等学校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探微
| 独立
| 论文
| 院刊2010.1
| 院刊
| 2010-03
|
倪波
| 教授
| 《和谐社会视域内道德对市场经济价值意蕴的再思考》获四川省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 独立
| 成果获奖
| | 省级
| 2010-09
|
倪波
| 教授
| 《全球化与新农村建设》(专著)获德阳市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第一
| 成果获奖
| | 市级
| 2010-05
|
倪波
| 教授
| 《和谐社会视域内道德对市场经济价值意蕴的再思考》(获德阳市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 独立
| 成果获奖
| | 市级
| 2010-10
|
倪波
| 教授
| 形势与政策(2010版)
| 主编
| 教材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规划教材
| 2010-08
|
倪波
| 教授
| 形势与政策(2009版)
| 主编
| 教材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规划教材
| 2009-08
|
倪波
| 教授
| 试论高职院校性教育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 第二
| 论文
| 院刊2008.6
| 院刊
| 2008-11
|
张斌
| 副教授
| 改革开放是中国职教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 第一
| 课题
| 德阳市社科联
| 市级
| 2009-06
|
张斌
| 副教授
|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 第一
| 论文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一般核心期刊
| 2008-06
|
张斌
| 副教授
| 高职学院学生素质教育内涵建设和项目化实施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一
| 教学成果奖
| | 院级二等奖
| 2008-11
|
张斌
| 副教授
| 改革开放是中国职教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见证中国职教事业的崛起
| 第一
| 论文
| 院刊2008.6
| 院刊
| 2008-11
|
张斌
| 副教授
| 打造高职学院校园文化特色的思考与探索
| 独立
| 论文
| 院刊2008.6
| 院刊
| 2008-11
|
张斌
| 副教授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参编
| 教材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一般教材
| 2002-08
|
张斌
| 副教授
| 哲学基础知识
| 参编
| 教材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规划教材
| 2001-05
|
张斌
| 副教授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主编
| 教材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一般教材
| 2002-07
|
张斌
| 副教授
| 试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 第一
| 论文
| 院刊
| 院刊
| 2005-02
|
张斌
| 副教授
| 整合资源 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 独立
| 论文
| 中国高等教育
| 一般核心期刊
| 2009-06
|
张斌
| 副教授
| 《整合资源 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获德阳市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 独立
| 成果获奖
| | 市级
| 2010-10
|
张斌
| 副教授
| 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第三
| 教学成果奖
| | 国家级一等奖
| 2009-09
|
张斌
| 副教授
| 紧扣需求创新装备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
| 论文
| 中国高等教育
| 一般核心期刊
| 2009-07
|
张斌
| 副教授
|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对策探究
| 第一
| 论文
| 当代电大
| 一般CN期刊
| 2009-07
|
张斌
| 副教授
| 形势与政策(2009版)
| 第二主编
| 教材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规划教材
| 2009-08
|
张斌
| 副教授
| 装备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1221”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三
| 论文
| 院刊2009.3
| 院刊
| 2009-09
|
张斌
| 副教授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农业的基本构想
| 独立
| 论文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一般核心期刊
| 2010-09
|
张斌
| 副教授
| 《整合资源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获四川省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 独立
| 成果获奖
| | 省级
| 2010-09
|
张斌
| 副教授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与完善
| 独立
| 论文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一般核心期刊
| 2009-05
|
贺文佳
| 副教授
| 高职院校“时代主题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 第二
| 教学成果奖
| | 院级二等奖
| 2008-11
|
贺文佳
| 副教授
| 高职院校新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多元一体策略系统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
| 课题
| 四川省教育厅2006年课题
| 省级课题
| 2007-12
|
贺文佳
| 副教授
| 自我塑造与完善-心理学与高职大学生
| 主编
| 教材
| 一般教材
| 主编教材
| 2007-09
|
贺文佳
| 副教授
| 充分认识中华文化中“和合”思想的现代价值
| 独立
| 论文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一般CN期刊
| 2007-12
|
贺文佳
| 副教授
| 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
| 第一
| 论文
| 攀枝花学院学报
| 一般CN期刊
| 2008-08
|
贺文佳
| 副教授
| 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
| 第一
| 课题
| 德阳市社科联
| 市级成果
| 2007-09
|
贺文佳
| 副教授
| 论荣辱观教育策略系统结构的多元一体特性
| 独立
| 论文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双核心期刊
| 2008-09
|
贺文佳
| 副教授
|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 独立
| 论文
| 德阳社会科学
| 论文集
| 2007-12
|
贺文佳
| 副教授
|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中“五常”伦理的现代作用
| 独立
| 论文
| 科学中国人
| 一般CN期刊
| 2008-02
|
贺文佳
| 副教授
| 高职大学生品德和谐发展的对策探析
| 独立
| 论文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核心期刊
| 2008-11
|
贺文佳
| 副教授
|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
| 独立
| 论文
| 职业时空
| 核心期刊
| 2008-10
|
贺文佳
| 副教授
| 高职生操作技能学习失败的心理干预策略
| 独立
| 论文
| 中国成人教育
| 核心期刊
| 2008-03
|
贺文佳
| 副教授
| 论高职院校多元一体化新型荣辱观教育策略系统的意义
| 独立
| 论文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核心期刊
| 2008-10
|
贺文佳
| 副教授
| 略论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 独立
| 论文
| 中华文化论坛2007.6
| 核心期刊(增刊)
| 2007-06
|
贺文佳
| 副教授
| 充分认识中华文化中“和合”思想的现代价值获三等奖(四川省第十三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 第一
| 成果获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三等奖
| 2008-10
|
贺文佳
| 教授
| 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 独立
| 论文
| 本院学报2010.4
| 院级
| 2010-12
|
贺文佳
| 副教授
| 试论高职院校性教育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 第一
| 论文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一般CN期刊
| 2008-11
|
贺文佳
| 副教授
| 高职院校性教育资源开发应用研究
| 第一
| 课题
| | 省级
| 2008-12
|
贺文佳
| 教授
| 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析
| 独立
| 论文
| 院刊2009.1
| 院刊
| 2009-03
|
贺文佳
| 副教授
| 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系列论文获三等奖(四川省第十一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 第一
| 成果获奖
| 四川省教育厅
| 省级
| 2008-08
|
贺文佳
| 教授
|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贯彻落实
| 独立
| 论文
| 院刊2009.3
| 院刊
| 2009-09
|
贺文佳
| 教授
| 塑造健全和谐人格,做和谐社会合格公民
| 独立
| 学术讲座
| | 院级
| 2009-04
|
贺文佳
| 教授
|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探讨
| 第一
| 课题
| 德阳社科联
| 市级
| 2009-12
|
贺文佳
| 教授
|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
| 第一
| 论文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一般CN期刊
| 2009-12
|
贺文佳
| 教授
| 《大学生健全和谐的性人格塑造》获四川省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 第一
| 成果获奖
| | 省级
| 2010-09
|
贺文佳
| 教授
|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学校德育策略思考》(论文)获德阳市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 独立
| 成果获奖
| | 市级
| 2010-05
|
贺文佳
| 教授
| 《高职院校新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多元一体”策略系统的理论与实践》(论文)获德阳市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第一
| 成果获奖
| | 市级
| 2010-05
|
贺文佳
| 教授
|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中“五常”伦理的现代作用》(获德阳市第十四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 独立
| 成果获奖
| | 市级
| 2010-10
|
贺文佳
| 教授
|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组织工作的思考
| 独立
| 课题
| 德阳市社科联
| 市级
| 2010-12
|
贺文佳
| 副教授
| 大学生健全和谐的性人格塑造
| 编著
| 编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编著一部书
| 2008-10
|
杨晓蕾
| 讲师
|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 第二
| 论文
| 院刊2009.1
| 院刊
| 2009-03
|
杨晓蕾
| 助教
| 浅谈高职学院法制教育
| 独立
| 论文
| 科学时代
| 一般CN期刊
| 2008-10
|
银燕
| 副教授
| 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以人为本
| 独立
| 论文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国家级
| 2008-05
|
银燕
| 副教授
|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
| 第一
| 课题
| 四川省高教学会
| 省级
| 2008-10
|
银燕
| 副教授
| 论文《略议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获成都职业技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一等奖
| 独立
| 参赛
| | 市级
| 2010-12
|
银燕
| 副教授
| 构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途径
| 独立
| 论文
| 院刊2009.2
| 院刊
| 2009-06
|
银燕
| 副教授
| 探究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信仰危机
| 独立
| 论文
| 院刊2006.1
| 院级
| 2006-03
|
银燕
| 副教授
| 形势与政策(2009版)
| 参编
| 教材
| 规划教材
| 规划教材
| 2009-08
|
银燕
| 副教授
|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思考
| 独立
| 论文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增刊)
| 省级期刊(增刊)
| 2005-08
|
银燕
| 副教授
| 形势与政策(2010版)
| 参编
| 教材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规划教材
| 2010-08
|
银燕
| 副教授
| 探究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信仰危机
| 独立
| 获奖
| | 获德阳职教中心三等奖
| 2007-09
|
银燕
| 副教授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实现形式
| | | | 学术讲座(培训中心)
| 2007-07
|
银燕
| 副教授
| 大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不可突视的人文素质教育
| | | | 学报07年第4期
| 2007-07
|
银燕
| 副教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参编
| 教材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一般教材
| 2008-10
|
银燕
| 副教授
| 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 | | | 市社科课题结题
| 2007-04
|
韩志敏
| 助教
| 高职生道德教育的途径
| 独立
| 论文
| 职业技术教育
| 一般CN期刊
| 2008-02
|
韩志敏
| 讲师
| 形势与政策(2009版)
| 参编
| 教材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规划教材
| 2009-08
|
韩志敏
| 助教
| 以新的视角看政治理论课的改革--....
| 第二
| 论文
| 院刊2007.5
| 院级
| 2007-09
|
韩志敏
| 助教
| 案例教学法在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 独立
| 论文
| 院刊2008.2
| 院级
| 2008-03
|
韩志敏
| 讲师
| 参加2009年教师课程说课比赛获二等奖
| 独立
| 参赛
| | 院级
| 2009-07
|
韩志敏
| 讲师
| 花样年华 魅力人生
| 独立
| 学术讲座
| | 院级
| 2009-06
|
韩志敏
| 讲师
|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 第三
| 论文
| 院刊2009.1
| 院刊
| 2009-03
|
韩志敏
| 助教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独立
| 论文
| 机械职业教育
| 一般CN期刊
| 2007-10
|
韩志敏
| 讲师
|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处理
| 独立
| 学术讲座
| | 院级
| 2010-04
|
韩志敏
| 讲师
| 浅谈绵竹年画与戏曲的关系
| 第三
| 论文
| 科学时代
| 一般CN期刊
| 2010-04
|
韩志敏
| 讲师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五
| 精品课程
| | 院级
| 2010-05
|
潘劲
| 副教授
| 高职学院学生素质教育内涵建设和项目化实施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三
| 教学成果奖
| | 院级二等奖
| 2008-11
|
潘劲
| 副教授
| 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
| 第四
| 课题
| 四川省高教学会
| 省级
| 2008-10
|
唐鹏
| 助教
| 从农村子弟到企业青年骨干--一个学生干部的成长历程
| 独立
| 论文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论文集
| 2008-12
|
唐鹏
| 助教
| 浅析新形势下高职学院学生工作的要点
| 独立
| 论文
| 建设者
| 一般CN期刊
| 2010-08
|
唐鹏
| 助教
| 把握可循性规律,做好高职学院辅导员工作
| 独立
| 论文
| 中国对外贸易
| 一般CN期刊
| 2010-08
|
唐鹏
| 助教
| 经济法的运用
| 第七
| 精品课程
| | 院级
| 2008-09
|
唐咏春
| 助教
| 高职学院“90后”学生班级工作方法探析
| 独立
| 论文
| 中国科技纵横
| 一般CN期刊
| 2010-09
|
唐咏春
| 助教
| 重视养成教育,打造素质教育品牌--浅议大学生宿舍文明建设
| 独立
| 论文
| 建设者
| 一般CN期刊
| 2010-09
|
李学书
| 副教授
| 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整合
| 独立
| 论文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论卷(十))
| 增刊
| 2008-10
|
李学书
| 副教授
| 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
| 第一
| 课题
| 四川省高教学会
| 省级
| 2008-10
|
李学书
| 副教授
| 《心理健康教育: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获二等奖
| | | | 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二等奖
| 2007-08
|
李学书
| 副教授
|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视角
| 独立
| 论文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论卷)
| 增刊
| 2007-10
|
李学书
| 副教授
| 高职院校“时代主题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 第四
| 教学成果奖
| | 院级二等奖
| 2008-11
|
李学书
| 副教授
| 透视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
| 第一
| 论文
| 院刊2008.6
| 院刊
| 2008-11
|
李学书
| 副教授
| 珍爱生命,关注健康-大学生自杀原因探讨和干预
| | | | 学术讲座
| 2007-05
|
李学书
| 副教授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一
| 精品课程
| | 院级
| 2010-05
|
李学书
| 副教授
| 以新的视觉看政治理论课的改革
| 独立
| 论文
| 华章
| 省级期刊
| 2007-09
|
李学书
| 副教授
|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途径研究(论文)
| 第二
| 课题
| 德阳社科联
| 市级
| 2010-06
|
李学书
| 副教授
| 形势与政策(2010版)
| 参编
| 教材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规划教材
| 2010-08
|
李学书
| 副教授
| 形势与政策(2009版)
| 参编
| 教材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规划教材
| 2009-08
|
李学书
| 副教授
| 德阳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 | | | 获市政府三等奖
| 2007-08
|
李学书
| 副教授
| 知荣知辱、文明修身-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 | | | 学术讲座
| 2007-06
|
李学书
| 副教授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教案设计大赛获二等奖
| 独立
| 参赛
| | 院级
| 2008-10
|
肖永蓉
| 讲师
|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途径研究(论文)
| 第一
| 课题
| 德阳社科联
| 市级
| 2010-06
|
肖永蓉
| 讲师
| 形势与政策(2009版)
| 参编
| 教材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规划教材
| 2009-08
|
肖永蓉
| 助教
| 以新的视角看政治理论课的改革--....
| | | | 院刊2007.5
| 2007-09
|
肖永蓉
| 讲师
|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及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
| 独立
| 学术讲座
| | 院级
| 2010-04
|
肖永蓉
| 讲师
| 高等教育体系中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 独立
| 论文
| 院刊2009.3
| 院刊
| 2009-09
|
肖永蓉
| 讲师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二
| 精品课程
| | 院级
| 2010-05
|
肖永蓉
| 讲师
| 参加2009年教师课程说课比赛获一等奖
| 独立
| 参赛
| | 院级
| 2009-07
|
肖永蓉
| 助教
| 浅谈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
| 独立
| 论文
| 华章
| 一般CN期刊
| 2007-07
|
肖永蓉
| 助教
| 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再思考
| 独立
| 论文
| 华章
| 一般CN期刊
| 2008-07
|
肖永蓉
| 助教
|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新标尺: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
| 第二
| 论文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一般CN期刊
| 2008-08
|
肖永蓉
| 讲师
| 形势与政策(2010版)
| 参编
| 教材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规划教材
| 2010-08
|
肖永蓉
| 助教
| 谈谈如何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工作
| 独立
| 论文
| 院刊2008.1
| 院级
| 2008-01
|
肖永蓉
| 讲师
| 大学生的恋爱与心理
| 独立
| 学术讲座
| | 院级
| 2009-10
|
张良
| 副教授
|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新标尺: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
| 第一
| 论文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一般CN期刊
| 2008-08
|
张良
| 副教授
| 形势与政策(2010版)
| 参编
| 教材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规划教材
| 2010-08
|
张良
| 讲师
| 管理学基础
| | | | 参编一般教材
| 2004-08
|
张良
| 讲师
| 高等院校高职高专系列教材《管理学基础》
| | | | 参编一般教材
| 2007-04
|
张良
| 讲师
| 如何弘扬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优秀传统
| | | | 省级期刊
| 2007-02
|
张良
| 讲师
|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独立
| 论文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期刊
| 2007-06
|
张良
| 讲师
| 德阳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 | | | 获市政府三等奖
| 2007-08
|
张良
| 讲师
| 发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对策新探
| | | | 获市政府三等奖
| 2005-03
|
康建军
| 助教
|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利用与开发创新
| 独立
| 论文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一般CN期刊
| 2008-02
|
康建军
| 助教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六
| 精品课程
| | 院级
| 2010-05
|
杨琼芳
| 副教授
| 生物技术发展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 第一
| 论文
|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 一般CN期刊
| 2009-01
|
杨琼芳
| 副教授
| 格式条款显失公平拾零
| 独立
| 论文
| 院刊2009.2
| 院刊
| 2009-06
|
杨琼芳
| 副教授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四
| 精品课程
| | 院级
| 2010-05
|
杨琼芳
| 副教授
| 消费服务中格式条款显失公平拾掇
| 独立
| 论文
| 经济研究导刊
| 一般CN期刊
| 2009-03
|
赵梦林
| 副教授
| 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第二作者)
| | | | 市社科课题结题
| 2007-04
|
赵梦林
| 高级讲师
|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重视情感智力开发
| | | | 获德阳职教中心二等奖
| 2007-09
|
刘茜
| 讲师
| 论一言堂对人才强国战略的阻碍作用
| 独立
| 论文
| 科学时代
| 一般CN期刊
| 2008-12
|
刘茜
| 讲师
| 生命叙事:魅力道德教育的呼唤
| 第三
| 论文
| 科技信息
| 一般CN期刊
| 2008-10
|
李高
| 副教授
| 学生安全法律保护
| | | | 学术讲座(培训中心)
| 2007-07
|
张正华
| 讲师
| 闪烁在5.12地震中的人本光环
| 独立
| 论文
| 科学时代
| 一般CN期刊
| 2008-08
|
邓小燕
| 副教授
| 论生活中的道德教育
| | | | 市级教育成果二等奖
| 2006-08
|
邓小燕
| 副教授
| 道德体验:一种有效的高校道德教育途径
| 第一
| 论文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增刊)
| 省级期刊(增刊)
| 2007-11
|
邓小燕
| 副教授
| 论主体间价值观照下道德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
| | | | 省级期刊
| 2006-08
|
邓小燕
| 副教授
| “道德滑坡”还是“道德爬坡”--论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的道德进步和道德教育观念的转变
| 第一
| 论文
| 科学时代
| 一般CN期刊
| 2009-11
|
邓小燕
| 副教授
| 对课程的“泰勒原理”的评价与思考
| | | | 省级期刊
| 2006-09
|
邓小燕
| 副教授
| 体验:一种有魅力的道德教育理论
| | | | 获德阳职教中心三等奖
| 2007-09
|
邓小燕
| 副教授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三
| 精品课程
| | 院级
| 2010-05
|
邓小燕
| 副教授
| 论主体间价值观照下道德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确定
| | | | 获德阳职教中心二等奖
| 2007-09
|
邓小燕
| 副教授
| 生命叙事:魅力道德教育的呼唤
| 第一
| 论文
| 科技信息
| 一般CN期刊
| 2008-10
|
杨文君
| 讲师
|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与对策
| 独立
| 论文
| 本院学报2010.4
| 院级
| 2010-12
|
杨文君
| 讲师
| 对中国刑法中的特别防卫权的认识
| 独立
| 论文
| 院刊2008.6
| 院刊
| 2008-11
|
杨文君
| 讲师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七
| 精品课程
| | 院级
| 2010-05
|
杨文君
| 讲师
| 对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思考
| | | | 获德阳职教中心三等奖
| 2007-09
|
杨文君
| 讲师
| 对见义勇为的损害赔偿在适用民事法律规范上的思考
| 独立
| 论文
| 院刊2009.4
| 院刊
| 2009-12
|
廖晓明
| 讲师
| 再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以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质量
| 第一
| 论文
| 现代交际
| 一般CN期刊
| 2009-11
|
李绍芳
| 中一
| 道德体验:一种有效的高校道德教育途径(第二作者)
| 第二
| 论文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增刊)
| 省级期刊(增刊)
| 2007-11
|
李绍芳
| 中一
| 生命叙事:魅力道德教育的呼唤
| 第二
| 论文
| 科技信息
| 一般CN期刊
| 2008-10
|
张玉霞
| 讲师
| 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体系构建策略探讨
| 独立
| 论文
|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一般CN期刊
| 2010-09
|
张玉霞
| 讲师
| 形势与政策(2010版)
| 参编
| 教材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规划教材
| 2010-08
|
张玉霞
| 讲师
| 参加2009年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讲课比赛获三等奖
| 独立
| 参赛
| | 省级
| 2009-12
|
杨洪富
| 副教授
|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
| 第二
| 论文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一般CN期刊
| 2009-12
|
杨洪富
| 副教授
|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探讨
| 第二
| 课题
| 德阳社科联
| 市级
| 2009-12
|
杨洪富
| 副教授
| 高职院校性教育资源开发应用研究
| 第四
| 课题
| | 省级
| 2008-12
|
杨洪富
| 副教授
| 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
| 第二
| 课题
| 德阳市社科联课题
| 德阳市社科联
| 2007-09
|
杨洪富
| 副教授
| 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
| 第二
| 论文
| 攀枝花学院学报
| 一般CN期刊
| 2008-08
|
刘晓霞
| 中一
| 德阳文庙祭祀文化研究
| 第三
| 课题
| 德阳市社科联
| 市级
| 2010-04
|
刘晓霞
| 中一
| 中国历史文化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 第二
| 课题
| | 院级
| 2008-12
|
刘晓霞
| 中一
| 中国历史文化
| 第四
| 精品课程
| | 院级
| 2008-09
|
刘晓霞
| 中一
| 金登干(James.Duncan.Campbell)与《中法和约草约》
| 独立
| 论文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期刊
| 2008-03
|
刘晓霞
| 中一
| 诸葛亮“空城计”的由来及完善
| 独立
| 论文
| 文史杂志
| 省级期刊
| 20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