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成果申报课题组:
按照《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学院决定于2017年1月8日举行第三届教学成果奖评审会,对此次申报的26项成果进行会评,具体事宜如下:
一、参加对象
1. 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
2. 成果主要完成人及全体课题组成员
二、材料准备
成果汇报幻灯片(PPT)。
三、流程安排
1.本次评审采取先分组评议(分组见附件1),再进行大会投票;
2.原则上每个成果主要完成人汇报8分钟,每个成果汇报后专家提问7分钟,共计15分钟。汇报内容应包括:
l 课题立项情况
l 针对什么问题,采取的方法,形成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l 创新点
l 推广价值
3.专家组评议。
四、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7年1月8日(星期日)8:30—12:00
地点:
第1组 图书馆107会议室
第2组 图书馆108会议室
第3组 图书馆306多媒体教室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室
2016年12月28日
附件1:第三届教学成果奖评审分组及顺序表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负责人
| 分组
|
1
| 《焊接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侯勇
| 第1组
|
2
| 产学研整合,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 李登万
| 第1组
|
3
| 高职协同创新型热加工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王泽忠
| 第1组
|
4
| 创新驱动视野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何伟
| 第1组
|
5
| 高职外语专业“一体两翼”产学研提升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实践
| 朱英
| 第1组
|
6
| 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研究与实践
| 赵立坤
| 第1组
|
7
| “互联网+”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
| 鲜敏
| 第1组
|
8
| 高职电源变换技术与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 赖诚
| 第1组
|
9
| 汽车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 肖健
| 第1组
|
10
|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主干课程与机械产品制造过程的相关性研究及应用
| 赵晶文
| 第1组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负责人
| 分组
|
1
| 高职院校《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 苗景国
| 第2组
|
2
| PSIM仿真平台在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推广与应用
| 陈爽
| 第2组
|
3
| 应用型本科课程《金属切削加工与刀具》的教学建设与实践研究
| 孙涛
| 第2组
|
4
| 川西高职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一》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
| 聂红
| 第2组
|
5
| 基于大数据的高职装备制造类学生英语写作词汇运用特点实证研究-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谢林
| 第2组
|
6
| 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云平台”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证研究
| 苏玉仙
| 第2组
|
7
|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建设与实践
| 袁斌
| 第2组
|
8
| 基于BB平台的教学模式改革--以《计算机基础》为例
| 张忠华
| 第2组
|
9
| 探索课堂延伸模式,提高太极拳教学质量
| 胡国
| 第2组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负责人
| 分组
|
1
| 高职院校学报与行业、地方合作发展途径研究
| 袁能先
| 第3组
|
2
| 基于“党建+”的高职育人体系创新与实践--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为例
| 王静
| 第3组
|
3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明读本
| 贺文佳
| 第3组
|
4
| 定时走圈与800/1000米跑的对比研究
| 兰成伟
| 第3组
|
5
| 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改善途径探索与实践研究--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邓勇
| 第3组
|
6
|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实践
| 韩志敏
| 第3组
|
7
| 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学质量调查
| 邓琦
| 第3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