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系部处室、各课题组:
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同意对此次申请结题的49项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进行结题评审工作。请各课题组提前做好结题的准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1.学术委员会聘请的评审专家
2.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
3.对教育教学研究感兴趣的其他教职工
二、分组安排(见附件1)
三、汇报内容
幻灯片(PPT)包含内容:立项背景、任务完成情况,主要说明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创新点、推广应用情况。
四、会议流程
1.课题负责人汇报课题相关内容,时间10分钟;
2.专家小组提问,时间12分钟;
3.专家评议,投票;
4.确定专家小组意见。
五、时间和地点安排
时间:2019年11月25日(星期一)下午14:30-18:30
地点:
第1组1-102
第2组1-103
第3组 1-104
第4组1-105
第5组1-110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室
2019年11月19日
附件1: 2019年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结题分组安排
项目编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
负责人
| 分组
|
GG2016616151
| 《艺术铸品鉴赏与制造技术》课程建设
| 赵彦民
| 第1组
|
GG2016616177
| 材料成型创新实验课程建设——创新能力培养新方法探索
| 孙学杰
|
GG2018619234
| 开源语言Python及其在人工智能中应用教育探索与实践
| 傅骏
|
GG2018619249
| 面向高职学生的虚拟仿真开发引擎使用教学研究与实践
| 陈庚
|
GG2016616162
| 基于半翻转课堂的高职传感器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 杨莉
|
GG2018619238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轻发布信息管理的网页制作公选课教学改革探索
| 刘国庆
|
GG2018619244
| 基于精益理念的工匠精神养成实践探索——以《电子测量实训》为例
| 李振锋
|
GG2018619258
|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数控维修互动教学的探索
| 冯华勇
|
GG2018619277
| 基于工匠精神的每日一练主动式教学方法研究
| 王静
|
GG2018619295
| 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以《电气信息科技英语》为例
| 初宏伟
|
GG201768212
| 基于“雨课堂”的居住空间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研究
| 程晓波
| 第2组
|
GG201768205
| 基于Pro-E三维实体模型的《AutoCAD软件应用》及其专用周教学探讨
| 梁军华
|
GG201768208
|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备》课程教学研究
| 毕立俊
|
GG201768213
| 基于案例分析的工程经济教学研究
| 孙晓娜
|
GG201768214
| 基于BB平台的微课设计——以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与识图》为例
| 程晓红
|
GG2016616166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二》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高东璇
|
GG2018619333
| 基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唐小英
|
GG201861932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
| 韩志敏
|
GG2018619235
| 高职院校学生科学与人文素质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物理与艺术》课程建设为例
| 李艳
|
GG2016616187
| 基于典型项目库的《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研究
| 彭洁
|
GG2016616144
| 全面质量管理在专业实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 李艳丽
| 第3组
|
GG2018619303
|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智能化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研究
| 窦红强
|
GG2018619325
| 多元智力理论下的分类教育、差异化培养探索
| 杜娟
|
GG2016616179
| 基于智能制造构建驱动与控制技术实训室的研究与实践
| 秦敏
|
GG2018619256
| 基于附属医院模式的人才培养策略与研究
| 宋健
|
GG2018619294
|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 朱留宪
|
GG2018619322
| 高职院校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探索
| 张先明
|
GG2018619332
| 依托学院产学研平台探索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 张戈
|
GG201768230
| 基于国际化视野下的我院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 张志友
|
GG2018619330
| 厂系合作共建开放式数控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 王培荣
|
GG2018619329
| 基于语言与文化交互模式的高职公共日语课程教学探索
| 蒋显伦
| 第4组
|
GG2018619335
| 高职英语文化导入模块的必要性研究
| 陈芳雯
|
GG2018619328
| 竞赛项目驱动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技能型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 梁凤
|
GG2016616185
| 高职院校大学生校园活动开展中的育人环节与方法研究——以材料工程系为例
| 徐长安
|
GG201671197
| 高职院校特殊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 李秀平
|
GG2018619233
| 高职院校心理委员培训体系的实践研究
| 牛丽丽
|
GG201768221
|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策略研究——基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建的视角
| 杨雅涵
|
GG2016616178
| 以微课增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效的实践探索--以电气信息工程系学生党支部为例
| 高琦
|
GG2018619253
| 高校加强班级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 杨莉
|
GG2018619290
| 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之探索研究
| 曹婷
|
GG2018619306
| 高职院校学生情绪管理失控导致的网络成瘾对策研究
| 刘浩
| 第5组
|
GG2018619260
| 新时期高职学生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 邱霜玲
|
GG201768218
|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与方法创新
| 唐咏春
|
GG2018619254
| 大学专职辅导员提升思政教育能力的新探索---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唐鹏
|
GG201768211
|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德阳市排舞运动发展研究
| 陈梁艳
|
GG2018619239
| 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职体育教学实践研究——以《定向运动》为例
| 邓勇
|
GG2018619275
| 公共体育课差异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 杨可文
|
GG2018619312
|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设计与实施研究——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王春焱
|
GG2018619296
| 高职院校国际化的有效性研究——以密苏里大学生交流项目为例
| 胡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