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通知 > 正文 最新通知
    关于202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高教研究室 来源:  日期:2021-03-01 00:00:00

    学校各部门:

    按照学校建设高水平高职学院的目标要求,202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从即日起开始,请认真做好课题申报的组织、推荐工作。现对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人条件

    1、学校的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校企合作单位的人员均可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参与人。课题负责人应是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主任科员以上职务的本院教职工。

    2、为鼓励更多的教职工参加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负责人限报1项课题,同时只能作为一般成员参加另一项课题的研究。其他成员同期内参加课题不得超过2项。

    3、根据学校科研积分管理办法规定,课题组成员人数不超过4人。

    二、申报要求

    1、学校教学系部和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与指导本部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推荐立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申报指南请见附件1)。

    2、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实行课题责任管理。课题负责人全权负责课题的申报、研究及实践活动的组织、经费开支、结题等。

    4、申报时间从即日起至57日(星期五)止。

    5、本次申报课题采取网上申报的方式进行。请登录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网页中“课题申报”栏目直接申报。

    6、填写申报表时,请参考系统中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填写说明。

    三、立项及相关规定

    1、学校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对《立项申请书》采取网上评审与开题论证会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评审。学校学术委员会根据专家评议、推荐和会议答辩的情况,择优确定立项课题并正式行文公布。

    2、已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的课题不得重复申报。

    3、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等省级及以上政府和学会、协会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原则上在学院立项课题中产生。

    4、学校为校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提供不超过2000元/题的经费资助。

    咨询电话:2657233  联系人:彭洁

    特此通知。

    高教研究室

    2021年3月1日

    附件1 2021年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课题选题指南

    本指南仅是本次教育教学课题申报的方向性指南,而不是具体的项目名称。申报时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兴趣,自行拟订题目,允许突破本指南的范畴。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大学生党员教育与培养工作的改进;

    • 安全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

    • 主题班会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

    • 学生宿舍文明建设难点与对策研究;

    • 第二课堂成绩单激励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方法、途径及措施研究;

    • “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探索研究;

    • 基于重装特色和产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 新时期高职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新探索;

    • 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与方法研究;

    • 大学生社团和活动开展中的育人环节与方法研究;

    •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2.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骨干专业(群)

    •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行动框架研究;

    • 职业教育历史脉络和基本规律;

    • 探索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骨干专业(群)建设研究;

    • 职教本科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探索与实践;

    • 1+X证书制度机制体制探索与实践;

    • 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3.服务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能力

    • 高等职业教育的乡村振兴功能研究;

    • 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与产学研平台的对策研究;

    • 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方法、途径、措施研究;

    • 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果孵化转化平台、创业技术服务中心等的对策研究;

    •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4.人才培养质量

    • 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 招生、就业及人才需求动态研究;

    • 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研究;

    • 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的方法、途径、举措研究。

    5.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对策研究;

    • 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研究;

    • 质量文化建设研究;

    • 质量评价监控系统研究;

    • 质量事故管控常态化管理反馈机制研究;

    6.协同育人

    • 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研究;

    • 校企合作制度保障、运行环境、激励机制研究;

    • 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等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 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7.教师队伍建设

    •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 提升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

    • 教学团队的优化;

    • 打造高水平的 “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政策、途径、措施研究。

    8.课程建设

    • 打造高等职业教育“金课”实践路径研究;

    • 专业教学资源库、核心课程开发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研究;

    • 建立常态化的课程质量保证机制对策研究;

    • 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研究;

    • 特色教材及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9.教育教学信息化

    • 信息化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信息化引领职业院校组织变革、管理和服务创新研究;

    • 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模式及提升策略研究;

    • 教学资源开发、应用、服务的机制研究;

    • 微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模式研究;

    • 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共享与应用研究;

    • 泛在学习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 数据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案例研究;

    • 互联网+背景下有效教学研究;

    • 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 信息化条件下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研究。

    10.对外交流与合作研究

    •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及对策研究;

    • 服务《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企业“走出去”能力提升研究。

    上一篇:关于转发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活动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申报教育部行指委工作办公室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课题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