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系全面推进教学研究工作 在学院顺利通过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要求,学院要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深化以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为主体内容的示范建设工作。为保证此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取得明显成效,推进全系的教学研究工作开展,经济管理系特制定了全面推进教学研究工作的管理办法,并积极组织实施,目前已取得重要进展。 全面推进教学研究工作的管理办法指出:在示范建设验收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对示范建设各项任务要进行梳理,全面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基础建设、拓宽研究途径,提高研究质量,实践研究成果,创造成功经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经济管理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推进教学研究工作要发动全系教职员工,调动系、教研室和教师的积极性,责任落实到人,争取在较短期间内取得明显成效。推进教学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示范建设重点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要全面检查本专业示范建设目标任务完成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深化建设的新任务并推广到专业群。 2、各专业教研室要比照示范建设的要求,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实训条件,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特别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寻找与企业的合作途径,扩大校企合作的接触面,并将校企合作层面从目前的企业支持学校办学为主,扩展到学校支持企业发展的高度,实现校企双赢。 加大校企合作、定向等方式联合培养的实践力度,实现全程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通过学生到企业岗位工作实践,真正实现工学交替。 3、加强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构建培养梯队;教师培训继续向“双师型”努力,加大力度,采取措施鼓励教师获得专业认证或国际认证。完善专业教师在企业的担任实职锻炼提高的制度,确保专业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市场实际;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相关学术会议,聘请与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交流、讲学、合作科研或兼职工作,以带动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科技创新和服务水平; 4、课程设置要体现“1221”人才培养模式对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特别要求,课程设置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业务能力。对重点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课程体系安排中强调实训内容与企业真实营销的吻合性,开设的实训项目要按照真实公司的运作模式与程序进行,并且与市场完全接轨。校外实习实质化,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实训时间要达到6个月以上。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界线模糊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相互渗透,相互结合,采取边学边训的教学方式,在理论课程中安排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实训内容。课程设置体现了“1221”人才培养模式对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特别要求,课程设置新颖,注重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业务能力。 5、教研室要在优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保证在每年度组织完成1项院级及以上教学科研课题、1项院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建设、1项结合学生专业的活动。 6、专任教师要特别注重提高个人的课程教学质量,积极承担教学科研课题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并保证在每年度在全系开设1门课程的研究讲座和在院刊及其它公开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篇。 为推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实施和取得成效,管理办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指出系部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学研究工作的推进提供保障,解决工作过程中的困难,主动及时地向学院领导反映情况,争取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把教学研究工作作为对教研室和教师个人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成绩突出的教研室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教师在教学研究工作中的实际成绩在教师职称升迁等考核中如实反映,在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中加大对教学研究成绩的评分比例,在年度目标考核奖励中加重分配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