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传火者》
近日,一部由我校师生创作的微电影《传火者》在朋友圈热播,主创团队在近日接受了德阳电视台与旌阳融媒体中心的采访。
英灵不朽,山河永念。微电影《传火者》用梦境与回忆交织的方式,讲述了德阳本土的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参与和见证祖国重装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时代剪影,再现一名老兵从祖国捍卫者成长为祖国重装建设者的光荣转变,以革命先辈的奋斗反映中国的发展巨变,以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彰显新时代大学生奔赴伟大梦想、建设伟大祖国的坚定意志。
创作团队故事
今年3-4月,经济管理系唐鹏老师在带领学生开展“读懂中国”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光荣血脉”为主题,深入探访原中国第二重型机械厂机械设计院院长、志愿军老战士凌铨武同志,并以凌老的真实故事为蓝本,此指导学生创作了40分钟的舞台剧《我们的父辈》。并拍摄成微电影,参加学校“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斩获了一等奖。
为进一步打造参加省赛作品,团队又加入了去年四川省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获特等奖作品《岭上花开》的指导老师唐咏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杨雅涵老师,以及传火者宣讲队的优秀学生党员团员。
创作团队重新聚焦作品主题,保留舞台剧《我们的父辈》第三幕“生死之战”,融入学生参加思政课实践活动“纪念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烈士牺牲七十周年”的场景,融入德阳红色工业历史,再创作了“战友重逢”“峥嵘岁月”“薪火相传”三幕,电影名为《传火者》,以充分展示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砥砺民族复兴力量,传理想信念之火、传民族复兴之火、传青春奋斗之火的践行和意志。
历时2个月酷暑,团队老师和同学重新打造剧本、准备道具、磨砺演技、拍摄剪辑。杨雅涵老师带领学生编剧团队重新创作剧本、反复打磨对白,通过倒叙、插叙营造了剧情的矛盾和反转,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让故事打动人。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历史,真实再现革命先烈为祖国流血牺牲的战斗场景,唐鹏老师搜集了大量的历史素材,带领同学们还原真实场景,揣摩人物内心活动,还邀请机电系机械制造专业同学鼎力支持,手工测绘制造完成片中的道具枪械,成功克服了客观条件的制约。唐咏春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凌铨武老战士生前工作过的单位国机集团(原第二重型机械厂)参观,以进一步深刻认识老一辈建设者我国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在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在拍摄和剪辑方面给了学生很多建议。为了扮演好剧中的角色,演员同学们也提前做足了功课,演出时全力以赴。在剧中扮演主角林全武的学生陈星告诉记者:为了演好角色,他观看了很多反应抗美援朝的电影,然后慢慢带入自己所演的角色,而自己之所以想演好这个角色,也是希望更多大学生了解革命先辈的红色故事,让抗美援朝与三线建设精神感染更多的人。
舞台剧《我们的父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