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部加强“教风建设”实施意见(草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落实“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二十字方针,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严格教育、科学管理、自我修养相结合,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履行好教书育人职责。创建“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的教风,营造“刻苦学习、勤于思考、锻炼技能、发奋成才”的学风。
二、教风建设组织领导
基础教学部成立教风建设领导组,负责落实学校教风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确保实现教风建设的各项目标。
组长:邹毓文
成员:廖庆、李以渝、丁亚玲、何丽娜、邓云辉、邓英、刘婷
教风是学风的先导,教风建设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学校办学的社会声誉。领导组成员要积极主动地加强对教风建设的领导,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措施,把教风建设落到实处,全面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三、教风建设的措施
(一)明确责任,加强教风建设的领导
系部主要负责人是教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各教研室主任对本教研室教风建设负责,在系部统一安排下,组织有关人员积极主动地做好宣传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深入教师,经常沟通教学工作信息,通报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教风建设意见。每学期开展一次以上教风工作调研活动,通过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现场听课和走访等形式,听取师生对教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整改。各教研室是做好教风建设的基层组织,必须严格各教学环节的管理,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互帮互学,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鼓励和鞭策教师爱岗敬业,争创优良教风。
(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能力,保证教风建设
教风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关键也在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健康人格、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基本功综合形成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各教研室要规范政治学习和组织活动,提倡教师自我修养,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经常性开展教育思想观念讨论、教学经验交流等,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开展观摩教学、教学竞赛、课件比赛、课案评比等,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三)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促进教风建设。
开展科研工作是教师一项基本工作。教师的科研工作状态决定了教师对所教授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学科前沿的了解程度,影响学科最新成果能否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因此,能否认真开展科研活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也是教风的重要因素。
(四)建章立制,科学管理,引导教风建设。
认真落实学院制定的有关教学常规管理等规范性文件,依法治教,从严治教,严格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到教育教学工作有章可依、管理从严。科学编制教学计划和教学执行计划,合理排课。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做到严爱有度,形成教师经常性深入学生、教育学生的良好教育氛围。认真实施教学,切实维护课堂纪律,积极做好学生考勤,牢牢掌握教学过程的主导权。通过试题库建设,统一考纲、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等措施,严格考试要求,严肃考试纪律,严格评分标准,提高试卷质量。
(五)科学开展教学工作评价,倡导教风建设。
认真实施学校制定的教学工作评价办法,公平、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水平。认真开展对教研室工作评价、课程评价、思想政治工作评价、课件评比等教学评价工作,将教师教风建设情况纳入年终奖分配考核,奖勤罚懒,奖励先进,倡导教风建设。
近期,要求各位教师做好一下几点:
1、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诚心诚意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兢兢业业地覆行教书育人的责任,增强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深入了解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加强师生交流沟通,尤其要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及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用爱心、敬业精神感化教育和帮助学生,使其在学习上有所进步。
4、加强课堂管理,严格课堂考勤。做到既要关心爱护学生又要敢于严格要求,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动力进一步增强,教师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行为更加规范。
5、每位教师应尽快熟悉所教班级学生中学习困难者情况,并做好重点帮助对象的工作。
6、加强学生平时成绩考核、记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意见反馈,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并在教学上加以改进。
基础教学部 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