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以及《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一个机制、两个体系”建设实际,稳步推进,重点突破,特制定本年度实施方案。一、完善组织架构
1. 成立学校、系部两级诊改工作领导小组。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成立由院长李登万任组长,其余院领导任副组长的诊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相关职能部门和系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诊改办公室,各系部成立本部门的诊改工作小组。2 成立学校专项诊改工作组。学校诊改办下设4个专项诊改工作组,分别对应制度建设、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4个方面的专项诊改工作。
3.建立系部联络员制度。各系部指定1名教学干部作为本部门的诊改工作联络员,及时传达和反馈诊改工作进展及相关信息。
二、建立诊改工作运行机制
1. 建立“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重点加强监测与诊断环节的工作。
2. 完善诊改工作信息反馈机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类。搭建信息化平台,通过状态数据库、教学督导评价系统、班级教学信息反馈系统、院长处长信箱等多渠道进行教学信息采集,并指定专人负责汇总,对存在问题分类梳理,按重要程度分为重大、重要和一般三类。
3. 建立稳步推进,重点突破定期召开诊改工作例会制度,规范问题处理流程。每2周一次,由院长、分管副院长、诊改办主要成员对教学工作进行分析,形成常态化的诊断与改进机制。诊改查找的一般问题由诊改办通过联络员下达指令给各系部落实解决,重要问题由分管副院长代表院长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提交院长办公会和学校党委会研究解决。
4. 建立问题处理落实情况督查机制。诊改办每月定期向学校诊改工作领导小组汇报三类问题的处理落实情况。诊改办要加强过程检查和指导,开展质量保证体系绩效评价并与部门年度考核挂钩
通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在适当时候学校将考虑组建新的职能部门(如质管办),接受现在诊改办的工作职责。
三、实施步骤
1.统一认识,营造氛围。编辑印刷《诊改文件汇编》和《诊改工作操作要点》,期末召开工作部署会时人手一册。
2.建立学校内部诊改工作信息平台,开设文件汇编、政策解读、通知公告、诊改流程、表格下载、公众参与等板块,便于及时了解诊改工作信息和讨论交流。
3.建立学校诊改工作指标体系,制定并分解落实本年度目标任务。依据学校章程,围绕“一个机制、两个体系”,使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紧密结合。
4.以专业诊改和课程诊改为突破口, 2016年每个系部各选取1个专业和3门课程(与状态数据库对应的A、B、C三类课程各一门)进行诊改试点
5.专业诊改由对应的教学专项工作组负责组织开展。以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为参考,围绕专业调研、岗位职业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考纲等教学文件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完善,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稳步推进教学质量提升。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