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督 导 质控 简 报
(第一期)
督导室、质控办 2017年5月27日

学院召开本学期督导、质控工作例会
2017年5月27日下午,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和行政2017年工作要点,加强教育教学督导和质量控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在图书馆108会议室召开了本学期督导与质量控制工作会。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督导室主任杨跃主持会议,李登万院长、肖峰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督导员及督导室、质控办、教务处和各系部领导共46人参加了会议。
督导室常务副主任袁能先对学校《教育教学督导工作条例》(草案)做了说明并提交会议讨论,督导室副主任、质控办主任吴先文通报了本学期半期以来的督导与质量控制工作情况,并用PPT展示了有关数据,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供会议讨论。
与会人员积极发言,热烈讨论,针对目前督导工作和教学实际,在加强督导制度建设和师资培训、推广优质公开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会议最后,李登万院长、肖峰副院长分别讲话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杨跃副书记做了会议总结和工作部署。
会议强调,督导员要不断更新高职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机制,改进方式方法,突出重点和关键环节,夯实基础,强化指导,完善运行机制,提升督导水平,为学校“建高水平国家示范、创双一流高职学院”做出新的贡献。
本学期督导、质控工作情况通报
督导室、质控办对2016/2017第二学期半期以来的督导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有18名督导员填写了督导工作情况反馈表,5名督导员进行了当面交流,结合会议及平时了解到的情况,现对半期以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供各位领导参考。
一、督导员听课情况
(一)听课完成情况
安排督导员听课694人次,督导员实际听课416人次,完成率为59.9%。安排被听课教师347人,实际被听课教师239人,完成率为68.9%。
(二)全校督导评教成绩分布情况
如下图所示。

图:全校督导评教成绩分布
(三)督导员听课平均成绩
全校被听课教师的平均成绩为87.01分。各系部督导听课平均成绩见下表。因不同学科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表中数据仅供参考。
表:督导员听课平均成绩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系部
| 机电系
| 外语系
| 电气系
| 经管系
| 旅游系
| 艺术系
| 思政部
| 体育部
| 基础部
| 材料系
| 交通系
| 建筑系
|
成绩
| 89.97
| 88.38
| 88.29
| 88.17
| 87.74
| 87.5
| 87.0
| 86.0
| 86.0
| 85.6
| 85.28
| 84.3
|
二、课堂教学总体情况
(一)所有教师均能按照教学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由于不同系部对于教学资料的要求不一致,故对教学资料的检查无法统一进行评价,如有个别系部对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不要求准备纸质教案和首页。
(二)绝大多数教师课前准备较充分,教学进度与授课计划安排一致。对所讲授课程内容较熟悉,能合理使用PPT多媒体课件、教材并结合板书进行教学,绝大多数课堂教学秩序良好,同学们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有些具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能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讲解,注重启发,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因而课堂教学效果相对较好。
三、听课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面
1.部分老师(尤其是外聘老师、个别年轻老师)教学技巧还比较缺乏,不熟悉上课的方式方法,整节课基本上坐着,缺乏与学生互动;有的板书内容又与多媒体内容重复过多;课堂时间分配不当,有时复习提问占时太多,导致授新课时间少;个别授课内容不能因材施教,学生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太清楚。
2.部分老师育人意识不强,只注重教书不注重育人。对课堂的教学秩序的管理也有待提高,少量老师只顾讲课,不顾学生的反应,对学生上课迟到、讲话、玩手机未及时提醒。
3.在某些课程教学中,没有看到教师们利用现有网络教学资源(如学院Bb平台)进行教学或学习指导,已建设的教学资源利用还不够充分。
4.部分PPT内容很久未更新,且存在文字多、字体小等缺点,清晰度和精美度亟待提高。部分PPT条理不太清晰,重点不突出,或与主题偏离太远,或出现错别字,不够严谨。PPT未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直观生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优势。
5.个别老师PPT当成挂图使用。
6.个别班级的学风有待改进。学生玩手机现象严重,上课不听讲、不记笔记、睡觉的情况较突出。
7.根据部分课程课前提问的情况来看,同学们课后复习和课外学习的情况不容乐观,前一堂课讲的内容,课前复习提问时能够回答的同学不多。
8.部分同学们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欠缺,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主动思考,有时课堂互动显得比较困难,课堂气氛较沉闷;而有的课堂互动时间过长,且老师所讲内容与课程相距较远。
9.课堂礼仪和规范有待加强。
(二)督导方面
1.教师在教务处教学管理系统调课、停课、更改任课教师或授课地点等情况不能在督导管理系统反应出来,导致听课老师经常白跑、错听。
2.两个督导员经常不能一起同时听课。
3.个别督导员听课评价及成绩不能按时提交。
4.各种课程类型(如公共课、专业课、实训课)的听课规范需进一步加强。
四、对策建议
(一)督导室方面
1.尽快颁布实施学校督导工作条例,并告知各系部,使督导工作有章可循。
2.建立每学期督导工作例会制度,研究和解决督导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加强联系,督促督导员在听课后的次周内务必录入听课评价和成绩,未能按时提交的则取消听课计划重新安排,以确保正常听课秩序。
4.加强与教务处沟通与协调,尽可能及时、准确更新上课教师信息,让督导员及时掌握调、停课和授课信息变更等情况。
5.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督导,将其纳入督导听课范围并加强指导。在安排听课时,对含有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在督导微信系统上提示该课程是否含有实验。
6.告知同时听课的督导员相互联系方式,让督导员知道一起听课的“搭档”是谁,便于两人共同商议,以免评价意见分歧过大。
(二)课堂教学方面
1.建议尽早启动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适时开展专业调研与专家论证,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实现三个对接。尤其是随着人社部不断取消或调整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教学计划应做相应动态调整和优化。
2.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建立教学基本功培训制度,不断强化教师基本技能。
(1)建议学校尽快制定并启动全校性教师发展规划。督导室、质控办、教务处、人事处联合组织年轻老师培训,以开设公开讲座的形式,系统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技巧及育人意识的培养。如进一步加强备课,设置有趣或更吸引学生的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通过加强提问与课堂练习,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堂课开始时,教师先介绍本堂课的课程目标,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抓住重点,并做好笔记;进一步加强课堂纪律管理。
(2)建立优质课推广制度,组织公开示范课,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3)建议学院推荐师德师风好、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名单,讲师以下或评价中等以下的教师每学期选择听课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需听完整2小节,听课记录经双方签字后应整理保存备查;
(4)建议对教师进行PPT制作集中培训,优化多媒体课件,增强课件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3.加强教师轮岗锻炼力度,建立教师轮岗锻炼机制,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引入实际工程案例,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4.加强督导室、质控办、教务处、学生处多方联系,建立每学期定期联络制度,共同分析研究和解决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端正部分班级的学习风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加强检查已建设完成的BB平台重点课程的教学资源利用与更新情况。检查结果每学期末通报一次并反馈给各系部,督促各系部加强课程建设指导,并与年度考核挂钩。
督导室 质控办
2017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