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罗圈岩村扶贫走访杂记

发布时间:2016-05-31 浏览次数: 设置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的系列决策部署,20164月开始,学院党委结合帮扶对象实际,制定《对口帮扶广元市朝天区蒲家乡罗圈岩村工作方案》并分阶段严格组织实施。519日至26日,学院党委班子及相关负责人再次赴广元市罗圈岩村与贫困家庭走访对接。

处在大山深处的广元市罗圈岩村

破旧的土屋

大多数农户以传统种植、家庭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

罗圈岩村地处广元市朝天区蒲家乡政府西北端,辖3个组69户、222人。覆员面积4.97平方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有耕地302.8亩,林地5202.2亩,劳动 力8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5116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5.6%

该村由于地处偏僻,人员稀少,交通不便,村组公路主要以碎石路面为主,山高坡陡弯急路况差,通行能力低,村民饮水主要以高山引水为主,安全饮水得不到保障。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乏力,导致全村经济发展非常缓慢,截止目前,仍然还是一个传统农业村,绝大多数农户以传统种植、家庭养殖等为主要经济来源,群众增收困难。

2016524日一大早,笔者跟随学院“精准扶贫”工作小组一行赴广元市朝天区蒲家乡罗圈岩村走访调研。短短一天,奔忙的十余小时,有了许多感悟与收获。

学院党委书记司徒渝等与帮扶群众促膝长谈了解情况

 

学院院长李登万等在罗圈岩村了解实际情况

学院帮扶队伍穿过山间小道远赴罗圈岩村

当地群众用土特产热情招待朋友 

行路难  路行经G5高速和108国道,我们一行顺利抵达了罗圈岩村所在的蒲家乡。但接下来的行程,却充满了考验与“惊喜”:仿佛“垂直”的陡坡,呈锐角的急转弯,加上狭窄的道路,尚未硬化的路面……每一处弯道都使我们忐忑不安地想到一个词语:安全、安全、安全!——短短不到5公里的道路,足足“折磨”了我们半个小时!  

基础差  走进星星点点散布在海拔1200米左右大山里的村落,面对破旧的土屋,简陋的陈设,寂静的庭院,以及零碎的地块,贫瘠的土壤,稀稀拉拉的庄稼,老弱病残的人们……除了惊讶,很难让人相信:在全民奔小康的中国、在近在咫尺的四川居然还有这样欠发达的地方和人们——我们不禁担心:这般艰苦的自然条件,如此落后的交通状况,如何才能脱贫奔小康?

通村公路的硬化工程还在施工中

 

帮扶项目  试种中药材

 

帮扶项目  温室孵化房

民风淳  我们刚刚落座,淳朴的老乡就敬上了精心准备的香烟,端上了热气腾腾的新茶,还有土花生、山核桃和野生蜂蜜……交谈中,面对现实的苦难,他们没有哀叹埋怨;对我们的到来,他们流露出真诚的欢迎;对脱贫奔小康的目标,他们表现出是热烈的期盼。 

信心足  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出台后,各组政府机关积极行动起来:帮扶工作组进村了,扶贫资金到位了,安全饮用水有了保障,道路硬化工程迅速推进……扶贫政策逐步落实,帮扶措施符合实际、温暖人心,让村民看到了希望、增添了信心、鼓足了干劲。 

行动实  而立之年的杨平顺响应乡党委的号召,辞掉年收入近10万元的工作,从上海毅然回到家乡,挑起了村主任这副沉甸甸的担子;人到中年的严正山,敢为人先,通过大规模养殖黄羊、黄牛勤劳致富,率先在村里建起了楼房;风华正茂的严永忠,在父母亲的支持下,利用小额优惠贷款,平整土地、搭建窝棚,办起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温室抱房和养鸡场;中药材——重楼的试种在多处铺开……这是一块偏远而贫瘠土地,这里涌动着活力和希望。

2017年底脱贫的目标虽然依旧严峻而紧迫,但有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村民的自强不息,只要我们大家携手行动起来,相信罗圈岩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思政部直属党支部潘劲、党委宣传部

/思政部直属党支部潘劲、艺术系党总支王静、工厂直属党支部邱黎明

编辑:冯建荣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