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教师节·致敬榜样|陶柳:深耕教育领域,育工匠之才,铸师者之光

发布时间:2025-09-14 浏览次数: 设置


【编者按】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可敬的“大先生”:他们在学校“三有三会”党建品牌引领下,做“有技能、有情怀、有文化”的示范、引导学生“会做事、会做人、会生活”,着力培养吃得苦、沉得下、上得手、走得远,具有忠诚度、责任感、中国心、中国情,具有基本生存技能、生活技能和健康生活品位的新时代卓越工匠。

即日起,我们将围绕教师节主题,推出“教师节·致敬榜样”系列报道,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分期、深入、立体化地聚焦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优秀个人与团队,挖掘他们平凡岗位上的不凡事迹,展现其教学科研、育人服务中的动人风采,讲好工大“大先生”的育人故事,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

让我们共同走近这些身边的榜样,感受教育家精神的磅礴力量,向所有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教师节·致敬榜样|陶柳:深耕教育领域,育工匠之才,铸师者之光

陶柳,继续教育学院教师,扎根教育10余年,深耕学生管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家精神,为培育新时代卓越工匠贡献着力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他曾担任辅导员、班主任,所带班级荣获“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个人获评“优秀辅导员”;在教学工作中,他连续4学年教学质量A等,2次获“优秀教师”,5次在省、校级教学能力大赛获奖。在科研领域,他积极投身科研,获34 项专利、发表47 篇论文,主持多项课题与课程建设;在继续教育工作中,他牵头推动10余项重大项目申报,完成16个工种题库建设,助力数千学生获技能证书,促成“德阳市劳模工匠学院”落地。凭借突出的工作业绩,陶柳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德阳市优秀科技论文奖、“机械行业产教融合工程师”等荣誉称号。

陶柳同志(右一)荣获“机械行业产教融合工程师”称号

一、坚守初心,筑牢思想根基

陶柳同志政治觉悟高,始终将思想政治学习摆在首位,他积极参与“国资委行业协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网络培训班”等校内外党组织活动与学习培训,不断强化自身党性修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则。入校以来,他4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以坚定的政治信仰为教育事业注入红色力量,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思想引路人。

二、关爱学生,助力成长成才

在8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陶柳始终把师德作为工作的第一准则。他深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呵护与品格的塑造。他所带班级在科技节、体育健身节等活动中表现优异,荣获“五四红旗团支部”“2020—2021 年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2014/2015 学年,他个人也因出色的工作表现获评学校“优秀辅导员”。在他的关爱与引导下,学生们不仅在学业上不断进步,更在品德修养、团队协作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三、深耕教学,提升专业素养

教学工作中,陶柳潜心钻研,着力丰富学识、提升教学水平。2018-2021年度,他连续4学年获教学质量A等级,凭借扎实教学功底与独特教学方法赢得学生喜爱;同时2次荣获“优秀教师” 称号,教学能力获高度认可。此外,他积极参与各类教师教学能力大赛,5次参赛均斩获佳绩,既见证个人成长,也为学校争得荣誉;还参与中国二重万航公司员工“液压技术”培训等社会服务,推动教学与实践深度结合,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四、担当作为,推动继续教育发展

担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期间,陶柳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组织协调能力,助力学校多项重点工作开展。

开展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官培训

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中,他牵头开发铣工等18个职业(工种)近8万题在线题库;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30余批次,帮助2000余名学生获得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他妥善应对各级审计检查,确保5500人等级认定成绩真实有效,为学校升本关键期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社会服务方面,他成功推动学校获批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点,并组织完成7000余名考生考试工作,获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高度评价;利用双休日组织各类社会职业能力考试30余次,服务考生2万余人次。此外,他积极促成“德阳市劳模工匠学院”揭牌,协助申报全国劳模工匠学院建设点,依托该学院中标多个项目、实现服务收入300余万元,并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进一步拓展学校社会服务领域。

五、勇于探索,科研成果丰硕

陶柳在科研领域同样成绩丰硕。他拥有3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发表论文47篇,并获得德阳市第十六届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在2022年德阳市创新驱动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在科研项目上,他主持校级课题并结题2项,参与省市等其他课题5项;负责西门子中心承接横向项目的子项目 “液压系统建模及验证”,参与“德阳职业教育助推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横向技术服务到账经费20万元。在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方面,他主持在线精品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的建设,参与7项重点课程改造开发项目,参与多部学术专著和教材的编写,参编字数达24万字。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提升了他自身的学术水平,也为学校的科研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六、倾心投入,助力学校建设发展

学校“创本科、建双高”关键时期,陶柳积极响应号召、勇挑重担。他被选派至北京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交流学习1年,期间担任技工教育和培训处(继续教育处)项目主管,协助完成多项重要工作。经中心年度考核获评“优秀”等级,还荣获“荣誉员工”“机械行业产教融合工程师”称号,并为学校在相关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重要支持。

陶柳同志带队赴峨边职中调研教师素质能力提升项目

在学校升本资料准备等关键工作中,他负责“科研与社会服务”板块内社会服务相关支撑材料的整理与编制工作,助力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评委专家的评估验收;国双高验收工作中,他承担20余项任务的数据填报与支撑材料编制工作,为学校高水平建设持续贡献力量。在重大项目申报方面,他参与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等10余个国家、省市重大项目申报材料编写,其中多个项目成功获批建设,为学校争取到更多发展资源。

陶柳同志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他十年如一日深耕教学、管理、科研与服务一线,成果丰硕。(文/图 机关党委)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