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紧密结合我校“双高”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愿景,积极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认识国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经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决定今年暑期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开展201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祖国峥嵘七十载,青春逐梦新时代
二、活动时间
2019年暑期
三、活动对象
2016级(本科)、2017级、2018级所有学生
四、活动安排
(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活动结束,每人须撰写一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二)社会实践选题范围由学生自由选题,或在老师的指导下选题。
(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座谈会、个别交流、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
(四)开学后第2周内各班收齐调研报告及活动过程记录、图片等支撑材料,于2019年9月14日(电子版和纸质版1份)前,交到各系。
(五)各系初评后,于2019年9月28前,将所有选送报告相关材料(数量以各系总人数不超过3%为比例)交至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青燕老师处(联系电话:2657721,五教一楼学生服务中心)。应交材料及要求:个人社会调研报告及调研过程记录、图片等支撑材料。
五、奖项设置
此次活动设置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一等奖25篇,二等奖50篇,三等奖75篇,优秀奖若干。本次活动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活动,系级优秀记2分积分,校级记3分。
六、活动要求
(一)加强宣传。各系要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实践方式和要求,要充分调动本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激励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二)确保安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要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活动前要事先了解天气、交通、地质安全等情况,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
(三)注重实效。实践活动中,要突出主题,执着探求,选准典型,收集数据,着眼成果,形成观点,体现创新。
附件
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调查报告的
撰写要求
一、内容要求
1.结合实践活动,参考选题范围或自拟题目,调研报告字数须在1000字以上。
2.须亲自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调研报告的材料须真实可信。参考他人文章,需注明出处,不得抄袭、照搬他人调查报告的内容。
3.调研报告正文的结尾处须附上调研报告所参考的图书名称或文章名称、作者、出版社、图书出版年月或期刊发表的年月,参考互连网文献的请注明网址。
二、文档格式
1.调研报告用A4纸打印。
2.要求有封面。要求在封面上方适当位置,用2号、宋体、居中方式写清楚调查报告具体的题目,页面中下部请用3号字体依次写清楚所在指导教师、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3.调研报告题目用小2号加粗宋体;调查报告正文用“4”号仿宋体,单倍行距;“页面设置”——上:2.54厘米,下:2.54厘米,左:2.8厘米,右:2.4厘米,请装订左侧。
4.调研报告居中插入页码。
5.摘要和关键词用5号楷体,末尾参考文献用5号宋体。
三、学生实践调查报告的结构
1.标题
调研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如《××地方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调查报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研》;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奉献的价值——××地方劳动模范敬业奉献事迹调研》。
2.摘要
对调研报告采取的方法、目标、主要内容、解决方法等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叙述,字数在200字左右。
3.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研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研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研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研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研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4.正文
正文是调研报告的主体。它对调研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研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
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 “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研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研报告。
5.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研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研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6.注释与参考文献
(1)引用的参考文献一律采用脚注形式。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各种类型参考文献的代码及参考文献的格式: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l,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各类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html,1998-08-16/1998-10-01
7.落款
调研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研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研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四、实践调研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般来说,学生实践调研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1.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对调研究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①报告的主题应与调研主题一致;②主题宜小,且宜集中;③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符。
2.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③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
3.拟定提纲
调研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研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起草调研报告
这是调研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5.修改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