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请问一下,这里是太平村1组吗?”
“是的哈,你们是什么人呐?找人吗?”
“我们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我们是要到陈某的家中家访的,要找他的父亲陈某某的。”
“是这样啊,这么热的天呢,那我带你们过去吧!”
“好的,那就麻烦老乡了”
六月骄阳似烈火,一路借问到院落。今年六月,我校学生处学生资助中心组织学校资助相关老师分三批出发,到11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中进行走访慰问。诸如刚才的对话,不知道有多少次,有时问了好几户人家都说不知道,有时山路陡峭,大家只有下车冒着烈日徒步前行。这一切,老师们都不以为意,只为深入了解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实际状况,把学校的关心和关爱带到每一位经济困难的学生家中。
今年,学生处资助管理中心通过在全校范围内选取家访对象,根据选取的学生情况,选择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相对较多而且相对集中的地区,制定了川东北、川东南、川西南3条家访线路。出发前,该校资助管理中心预先购置走访慰问品,并对参加走访的师生严格纪律,要求其熟知国家资助政策和学校资助工作情况,全面掌握被走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专业未来就业前景等。
“赵某在这一学年度获得国家助学金4000元,而且在学校勤工助学岗位上工作,这孩子在学校学习很努力,第一学期学习成绩在全班排名第二,还参加活动呢,在系学生会担任副秘书长,去年下半年还获得学校武术节器械比赛一等奖,现在已经被发展成为了预备党员了。”辅导员把学生在校的情况详细地给家长汇报。同时,学校的老师还把学校的资助模式、培养方案以及就业前景等一一介绍给家长。
学生家长听得很认真,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现状很满意,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很有信心,纷纷表示一定会积极配合学校把孩子培养成才,不辜负学校领导、老师们的关怀和期望。 “学校的资助工作十分到位了,这么热的天气,你们跑这么远的路来送政策、送关怀,我们的孩子在你们学校学习、生活,我们放心呐!”一位家长动情地说。
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活动自2015年起进行开展,今年的家访活动与去年相比,有了很多改变:
一是资金投入大。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争取到了走访活动的专项资金,单位统一派车辆、安排慰问品,为家访提供了周全的后勤保障;
二是参与人数多。这次走访,从学校领导、学生处老师、系部党总支书记与辅导员等资助老师均参与其中,参与的人数与层级多;
三是家访覆盖面大。这次走访以川东北、川西南和川东南三条线路,遍及遂宁、南充、泸州、内江、自贡、眉山、乐山等市区,覆盖四川大部分地区;
四是受访家庭类型多。本次家访所选取的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各有不同,有城镇也有边远山区家庭,有单亲离异、父母残疾、重大疾病、地区贫困等各类型,这有助于分析贫困原因以及找到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症结,保证了家访的效果,有助于改进资助工作。
五是及时反馈于工作。通过本次走访活动,资助中心的老师在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后,优先安排落实学生暑期校内勤工助学工作,及时改进学校的资助工作,让学校的资助工作更加完善。
近年来,我校资助育人体系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成为学校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强化资助实践效果、助推精准资助力度的重要手段。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访活动,一方面,提升资助宣传效果,让资助政策深入人心,提高了资助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搭建起学校与家庭良好沟通的平台,便于形成家校同教的合力,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优化极为重要。此外,通过家访活动核实学生上报情况,对比本年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提高学校资助的精准力度。总之,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在探索精准资助模式,构建资助育人体系的路上不断前行,为高校资助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供稿:王维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