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定2022年度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5-07    浏览次数:



学校各基层党组织:

为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根据学校“双高”建设任务书和学校《2022年工作要点》(川工程院党【202281号),经研究,决定开展校级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有效实施,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整合育人要素,完善育人体系,优化评价机制,强化实施保障,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探索形成具有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可持续意义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推动形成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一总支(直属支部)一品”或“一总支(直属支部)数品”的生动局面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

二、项目要求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分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类型。原则上要求每个项目已实施半年以上,注重实践、实干、实绩,具有鲜明的特色性,稳定的持续性、良好的实效性、较强的示范性。各类项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1.课程育人类项目。以推动“课程思政”为目标,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体系化教学改革成果,取得明显成效具有一支以专业课教师为主、思政工作队伍协同的教学团队,能有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科研育人类项目将教育引导、价值引领贯穿于科研项目选题设计、立项、研究、成果转化全过程。科研团队组建时,有考察参与成员的思想政治表现、师德师风情况的机制和举措。科研进程中,有完善的学术诚信教育和监督体系。项目管理、成果评价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标体系和责任落实办法。

3.实践育人类项目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主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在项目运行方面,具有完善的方案设计,规范的组织管理,良好的育人成效,较大社会影响,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在项目保障方面,优秀的指导团队、固定的实践基地、有力的条件保障和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

4.文化育人类项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结合融入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方面,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育人模式和育人品牌,具有鲜明的院(系、部)特色、多样的育人形式、良好的育人效果、较大的社会影响。大力创建文明校园,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风学风良好,在本地本校的文化传承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5.网络育人类项目注重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有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形成了师生黏合度高、覆盖面广、社会影响较大的网络平台。围绕网建、网监、网管、网评、网研等工作领域,开展队伍培养培训,已基本建成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网络队伍。各类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创新性、实效性,能够有效提升师生网络文明素养,育人导向鲜明、品牌效应彰显、运行模式健全、传播效果良好。

6.心理育人类项目。在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形成体系化实施机制,纳入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或必选课,宣传教育活动特色鲜明、效果显著,规范构建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定期开展测评筛查,危机预防干预工作机制健全有力,专兼结合工作队伍规模适当、素质良好,专项工作经费充足,办公场地和设备条件过硬,评价考核体系合理

7.管理育人类项目。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学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说明书,明确了岗位育人职责、内容、目标和路径;初步建立了成熟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责任落实办法,把育人功能发挥纳入管理岗位考核评价范围,作为评奖评优条件;相关人员爱岗敬业、业务突出、为人师表、甘于奉献,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

8.服务育人类项目。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后勤保障、图书资料、医疗卫生、安全保卫等服务工作,初步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说明书,明确了岗位育人职责、内容、目标和路径;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责任落实办法,把服务质量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服务岗位效能的依据和标准;相关人员爱岗敬业、业务突出、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积极帮助解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合理诉求,有比较突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

9.资助育人类项目。能够有效地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初步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建立了精准的资助体系、健全的长效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将资助工作与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与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意识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较大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主题教育活动或资助育人载体。

10.组织育人类项目。在党组织以及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各类组织中,已建立育人工作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在推动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育人体系。能有计划地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将项目培育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遴选培育党建工作标杆相结合,在培育建设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方面取得明确实效。

三、申报办法

1.十大育人体系建设牵头部门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在所属党总支指导下各自报一个项目。各育人方案牵头部门为(有两个以上牵头部门的,排在前的为第一牵头部门,第一牵头部门负责申报):课程育人(教务处)、科研育人(科研处)、实践育人(学工部、团委)、文化育人(宣传部)、网络育人(宣传部、学工部)、心理育人(心理咨询中心)、管理育人(学工部)、服务育人(学工部、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中心)、资助育人(学工部)、组织育人(组织部、团委)。

2.各教学院(系、部)结合育人特色至少申报一项。

3.各部门、教学院(系、部)在党总支(直属支部)指导下开展工作。

4.材料汇总到总支(直属支部)书记处,520日前各党总支(直属支部)将申请书(纸质版和PDF电子版)、支撑材料(PDF电子版)交打包、标明单位,发送至党委宣传部何格老师,手机:15729807612;邮箱:358307588@qq.com

四、项目管理

按照“公平公正、标准引领、质量优先、彰显特色”的原则,党委宣传部组织专家对各总支(直属支部)申报项目进行评议,认定一批校级精品项目,择优整合培育,并向上级部门推荐。

  

附件: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报书.doc  

学校党委宣传部

                                 202257